備課篇─運用課文仿寫的目的
2018/3/30 分類:中文證夯 作者:大沈 點閱次數:6811
※來源:親子天下
經過了開學第一個月,混亂又興奮的第一單元,跟孩子的惰性和慣性奮戰後,有種精神不繼的感覺。惰性是經過暑假長長的兩個月,孩子們該忘的全忘了,即使去安親班,超前學習之後,卻忘了該有的態度:好好寫字以及自己試著想一想。
第一單元在開學前我寫了備課的筆記:迎接新學期,用備課來為自己加油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教學,進入二年級後,除了持續穩固孩子生字自學的能力,也要開始在詞彙理解和活用上引導孩子應用在真實的生活應對情境或寫作發表上。
於是在中秋連假,以第一單元備課後的省思再加上第二單元的主題,進入第二單元備課(較完整的三課計畫寫在部落格中,按連結可前往)
這單元頁的圖片要帶出的引起動機很難和孩子的生活經驗結合,圖片的情景其實比較接近爺爺奶奶小時候的生話環境,如果用講古的方式進行那又偏離了這個單元主要的目標,希望孩子關心自己生活的環境,能和鄰居互動。(以現今社會的狀況,老師該如何拿捏個人安全和敦親睦鄰的尺度,進行這堂課程前是不是該和家長先有一些溝通,了解孩子住家附近社區的一些情況,再納入課程進行的參考)
單元頁:請孩子讀一讀,找出不懂的字詞,這裡我會圈出”社區”和“特色“,請孩子解釋看看這是什麼意思,前者比較需要老師說明,覺得孩子應該很難解社區,最多”社會“”地區“,老師可能得舉例,以學校週遭來說明;後者運用前單元拆字理解詞語的方法,孩子應可以說出特別,所以這邊可以請孩子回家和家長詢問,自己居住的社區有什麼特色或活動;然後鼓勵孩子發表曾見過或參與哪些社區發生的事物活動。
〈〈各課備課重點〉〉
本單元以社區好鄰居為單元主題:
有三課一統整依序是
第五課走過小巷
第六課我們的花生田
第七課給小朋友的信
統整活動二 :
其中在第五課走過小巷一課,可以連結孩子的生活經驗,將課文的句型,帶領孩子仿作,加上校園和社區的景物,寫成一篇走過校園。這能讓原本只是課文的文字句型,透過仿作,成為孩子能運用的工具。這才是教科書最重要的目的。
這裡特別將我對康軒二上第五課的備課計畫分享給大家!
這篇課文在暑假曾在備課分享時拿來做範文,當時備課重點,我是放在朗讀的指導:
3-1-1-7能依照文意,概略讀出文章的節奏。
這篇是詩歌體,原本就很適合拿來教孩子們讀,如何讀出情感,對低年級的孩子來說不容易理解。
具體的做法是讓孩子體會“靜靜的”“輕輕的”〞慢慢的“這樣的形容動作的詞語如何用適當的語氣念出來,讓別人感受到作者想表達的文意。
最後一段將這三個詞語倒置的目的,讓孩子猜猜看。不必要求標準答案(倒回的效果,在我讀來有反復低吟的趣味),就是讓孩子觀察到可以這樣去和前面段落產生連結(呼應前三段)。
一、引起動機:
讀一讀,找一找(口訣):
1、快快讀,讀流暢:對一到三年級的孩子來說,將文章念順念流暢是很重要的閱讀理解策略。孩子進入二年級後,如果不能流暢的讀出課文,那對文本的理解幾乎都得靠別人解釋,所以在課前也會要求學生回家讀課文,但不強迫要求背誦,有的孩子很會背,但不求甚解,反而只是大聲重復內容,對老師進一步的提問往往更沒耐性。
2、慢慢讀,找不懂:先請學生讀一次,找出自己不太懂的詞語,生字先不必特別圈出,而是以詞語的方式來圈。(找出不懂的字詞)
預計可找出矮牆、迎接、屋前、嫁妝、郵差、花廊,請學生上台寫下。不會寫的由老師寫上。
3、 拆一拆,猜一猜:矮牆可由字面得出應該是低矮的牆,這樣的語詞看起來容易,在低年級孩子的文字描述裡,對牆的說法,可能只有牆壁,高高的牆和矮矮的牆,像這樣用簡短的詞語來精確表達描述景物的能力,也是一種較高的語文能力,便是由這些詞句的引導欣賞來建立語感。
迎接:拆成歡迎、接送、接近,再組合成意思
屋前:屋子前面,房子前面…
嫁妝:應該需要老師說明
郵差:職業名
花廊:拆成花朵、走廊,再組合成意思
二、內容深究:
其實這次備課記錄寫太慢了,到今天記錄時,我已經上到第五課的第一節,進行完讀三次“讀一讀,找一找〞三階段活動,在進行好花廊一詞時,又提供了”綠色隧道〞一個詞語,因為台灣有很多地方有“綠色隧道〞,孩子們果然紛紛舉手分享自己曾探訪過的地方。
我便以綠色隧道的畫面讓孩子去理解”花廊“的畫面。
然後
提問一:從最後一段的花廊一詞當線索,請孩子發表為什麼,這條小巷會被作者形容成”花廊“?
提問二:讓孩子提出第一段的矮牆上的小黃花、門前樹上的紅花,再問孩子陳奶奶家中有花嗎?孩子們馬上有人說出有花香的提示,就是有花
提問三:所以因為每家都有花,這段小巷處處有花,才叫花廊。
三、其他語文教學點
生字教學: 接、娶、娘、嫁、妝,除了後面四個字都是女部,也把接字裡面的女納入一起比較,部件在生字不同的位置,寫法可以做什麼調整。
詞語教學:在之前讀一讀,找不懂和拆猜字詞來進行詞意的推測理解。
我會造句:課本中練習的句型為短語
老師示範讀輕輕的、慢慢的和靜靜的,鼓勵孩子再自己念一次。
請孩子圈起走過、唱著和走進,請孩子來表演這些動作,讓孩子加上靜靜的、輕輕的和慢慢的動作,也可以穿插快快的和重重的對比性來加深孩子對形容動詞的詞語更有感覺,也可補充疊字詞後面常接的是”的“。(補充最近寫的文:用孩子的語言來分辨的和得,用筆記重點式來教分辨是一種成人的思維,教學中一定是逐課累積不同句型的適當用法)
※小黃花---哪裡的小黃花?(提問目的說出清楚的位置)---馬叔叔家的矮牆上,一朵朵的小黃花---你覺得她在做什麼?(提問目的引導孩子加上想像豐富語文的美感)---正在迎接早上的陽光。(給老師的話:細細品味才體會到擬人法的用意,就是加上想像力,讓平淡的畫面增加童趣)
再練習看第二段
※紅紅的花---哪裡有紅紅的花?(提問目的說出清楚的位置)---王媽媽屋前的樹上---作者看到紅花還看到了什麼?覺得她們在做什麼?(提問目的引導孩子加上想像豐富語文的美感)---紅紅的花朵是蝴蝶娶新娘的嫁妝。
課文原文是蝴蝶忙著娶新娘,紅紅的花朵是嫁妝。把蝴蝶飛上飛下形容成忙碌娶親真有趣。(給老師的話:細細品味才體會到擬人法的用意,就是加上想像力,讓平淡的畫面增加童趣)
鼓勵孩子就學校裡的花草樹木昆蟲做一發想,師生共作例句示範如下:
《本課小練筆》
小鳥啾啾叫
套用本課公式:
( 小鳥)---哪裡的(小鳥)?(提問目的說出清楚的位置)---一進校門口,一隻小鳥在教室前的樹上啾啾叫---你覺得牠在做什麼?(提問目的引導孩子加上想像豐富語文的美感)---好像在歡迎我們回到學校上課。再加以修飾成更好聽的句子,加上小朋友的動作,整段可以仿作。(給老師的話:細細品味才體會到擬人法的用意,就是加上想像力,讓平淡的畫面增加童趣)
走進校園(老師自己先來寫一篇)
目前我們班還沒有進行到這部份,當然除非是閱讀量高且發表能力極佳的孩子,要寫出這樣完整的仿作,不是低年級孩子能獨力完成。但透過老師提問帶領,原本無趣照樣造句,加上的週遭校園景物引發共鳴,才能真的讓孩子產生感動,願意嘗試練習表達。
依著課文的帶領
循著生活的對照
慢慢的帶著孩子體會
走過一景一物
記著一點一滴
走過的都會留下痕跡
備課讓我教得順心,孩子學得開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