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設計好簡單
2013/10/3 分類:教學實務 作者: 點閱次數:5983
一般正規的教育訓練就已經讓老師們都具備了基本的教學能力,然而,比起專注在教學目標,優先關心學生是否能良好吸收上課所學內容,才能設計出最佳的教案。設計教案前,若能先了解學生的學習型態,將會事半功倍,像是視覺型的學生習慣用圖片、顏色來組織所有的資訊;聽覺型的學生習慣用聲音訊息來學習;知覺型的學生則透過肢體動作、手工藝等實際操作,幫助加深學習印象。並且應盡量挑選大部分學生都能參與的上課主題,切忌將主題侷限在少數學生或老師自身的經驗上。假設一堂課的上課時間是45 分鐘,請將一堂課分成六個階段。
第一階段:暖身(約3 分鐘)
此階段的目的在於為接下來的教學「打地基」,故時間不宜過長。若能利用歌曲或短片切入上課主題,將獲得不錯的效果,例如:進行與動物相關的教學時,英文兒歌 Old McDonald Had a Farm會是非常好的暖身教材。您也可以讓學生聽完歌曲或看完短片後,再猜猜看今天的上課主題是什麼,當成暖身活動。
第二階段:引導(約5 分鐘)
這個階段是要了解學生對上課主題認識的程度。建議不要只是口頭詢問,可以用教具、閃卡或投影片(Power Point,簡稱 PPT)輔助教學,較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此外,透過課堂討論,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於上課主題的印象,還會提高課堂參與度。以動物教學為例,找些有趣的動物圖片或是播放動物叫聲,問一問學生認得哪些動物的英文單字,可以提升學習效果。尤其可以找些比較好玩或有趣的圖片,讓上課氣氛更輕鬆,也能提高學生參與的意願喔!
第三階段:呈現主題(約7 分鐘)
從這個階段開始,就要正式進入上課主題,建議可以使用 PPT 或閃卡搭配課本內容,讓課堂更豐富有趣。切記,上課內容要「聚焦」,而非什麼都教,這樣學生才容易抓到重點。舉例來說,教動物單字時,將重點放在「農場裡」的動物,而不是所有的動物,藉此介紹新的單字和關鍵句型,了解正確的用法和情境,便能加深、加廣學生對於上課主題的認識。
第四階段:練習(約10 分鐘)
立即練習課堂上所學的內容可以加強印象。一般來說,使用「學習單」最能檢驗學習效果。另外,「角色扮演」(role-play)也是個不錯的方式。配合情境下演練上課學習的單字或句型,不但複習了上課內容,也落實了英文學習的聽、說、讀、寫四個面向。請盡量讓全班同學都參與練習,此時這個階段中需要老師從旁協助,若有嚴重錯誤便能立即更正。
第五階段:應用(約15 分鐘)
做完練習之後,接下來可以設計一些活動,營造較為輕鬆的學習氣氛,但需注意的是,遊戲活動同時得兼具教育意義。根據時間長短,安排 1 至2 個小遊戲最為適當,可以盡量運用「同儕教學」(peer teaching)的方法,譬如將學生分組,進行競賽遊戲,讓學生之間可以彼此交流和討論。
第六階段:複習(約5 分鐘)
課堂接近尾聲時,快速複習課堂上教的單字和句型,確認學生是否理解上課內容。複習的方式可以是口頭練習,或是用練習本複習,例如:圈選單字練習(word-search)。這類的複習活動可以在課堂裡完成,也可以讓學生帶回家當作業練習。
推薦閱讀:《國小英語師資訓練手冊》作者/陳淳麗
*****您有編撰教案的心得或小撇步想要分享嗎?歡迎留言與大家交流!*****
活動訊息 |
---|
延伸閱讀 |
---|
.父親節創意教學專區 |
.課堂評量利器Google forms |
.字母發音拼讀與句型練習活動 |
.啟動英語簡報力 |
.一魚多吃!復活節教具多重用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