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按鈕

師德文教(股)公司 - 師資訓練、檢定認證、英語資訊、英語人才資料庫、英語教學討論區、英語教學用書、委辦師訓、師資先修班、TKT、教師聯誼會、兒童英檢、全國兒童英語檢定、兒童英語檢定、兒童英語
  • 首頁
  • 進修課程
  • 英語檢定
  • 圖書.教具
  • 網路商城
  • 其他服務
  • 會員中心
  • 客服中心
  • HELLO! E.T.

  • 英語教學德博士

  • HelloET ( 65 )
  • 大師開講 ( 17 )
  • 中文證夯 ( 15 )
  • 名人對話 ( 54 )
  • 活動報導 ( 6 )
  • 教學好評 ( 9 )
  • 教學得來速 ( 8 )
  • 教學實務 ( 372 )
  • 教學議題 ( 123 )
  • 新聞報導 ( 52 )
  • 補教經營 ( 4 )
  • 試用大隊 ( 28 )
  • 聚焦英檢 ( 21 )
  • 數位講座 ( 9 )
  • 課程報導 ( 1 )
  • 辭源好好玩 ( 10 )
  • HelloET
  • 大師開講
  • 中文證夯
  • 名人對話
  • 活動報導
  • 教學好評
  • 教學得來速
  • 教學實務
  • 教學議題
  • 新聞報導
  • 補教經營
  • 試用大隊
  • 聚焦英檢
  • 數位應用
  • 數位講座
  • 課程報導
  • 辭源好好玩
  • 線上客服
  • LINE@
  • 幼兒語言學習的考量與策略(下)

    2012/3/5 分類:教學議題 作者: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學系 :陳錦芬教授 點閱次數:2886

    腦部成熟期與語言能力的發展

    大腦每個區域生長的速度、達到高峰與逐漸消減的時期各不一樣。例如掌管視覺的枕葉(occipital lobe) 在嬰兒三、四個月大時,就達到高峰,在嬰兒四到十二個月之間,枕葉的數量就降到成人的一倍半,到了二到四歲就降到和成人一樣的密度(Huttenlocher, 1994)。感覺區比運動區早完成增長與消減的過程,聯結區最慢,要到成人25歲左右才完成。所以嬰兒的感覺能力先於運動能力,尤其是聽覺能力。胎兒受孕後5個月已能區別來自母體與外來的聲音。剛剛出生的嬰兒會被一點點聲音給嚇到,甚至嚎啕大哭。透過評量感官能力的技術顯示,嬰兒可以感受到非常微妙的聲音改變。兩天的新生兒已能區別他週遭常聽到的語言(母語)和外來的語言;三天的新生兒能區別自己母親與別人母親的聲音(Eimas, 1985; Cole & Cole, 2001)。Mehler (1981) 對兩個月大的美國嬰兒作實驗,發現他們能區別英語與義大利語;Bahrick & Pickens (1988) 也發現嬰兒能區別英語與西班牙語。但是更令人驚訝的是,新生兒對人類語言系統中最小單位的音素phonemes都十分的敏感(Cole & Cole, 2001)。DeCasper 和Fifter (1980) 測試加拿大嬰兒與說英語成人的辨音能力,發現嬰兒能清楚的區別兩個捷克語的音,但成人卻無法區別。Eimas的實驗也發現兩個月大的嬰兒能區別各種不同的音素,如/p/, /t/,/k/ 三個發音部位不同的子音(1974),能區別發音方式不同的兩個子音,如/l/ 和/r/ (Eimas, 1975)、/d/ 和/n/、/d/ 和/l/(Miller & Eimas, 1983)。Werker和Tess (1984) 發現六到八個月的英國嬰兒可以區別印度語和北美印地安語,當他們十個月大時,他們對北美印地安語的辨識能力降到40%,等到十到十二個月大時,他們對兩種外語的辨識能力卻只剩下10%。此外,1983年Mann & Liberman對一歲大的日本嬰兒做研究,發現她們可以區別英文中/r/ 和/l/(這是日本語言中沒有的音),但是大部份的日本成人卻無法辨別。此外,Tees和Werker (1984) 測試一位出生後一直住在印度,直到兩歲才回到英國的二十二歲年青人。從小他最先學會的語言是印度話。雖然他離開印度後,就都沒有再說過印度話,但是他對印度語音的辨音能力遠比英國人好,且和印度人一樣好。Moon, Bever, Filfer (1992) 的研究也證實嬰兒能區別聲音的不同強度,不同長度的聲音和音節中不同的子音。嬰兒對聲音的敏感度持續進步一直到十歲左右才慢慢減緩(Cole & Cole, 2001)。

    然而,嬰兒所生活的環境不但不會擴大他對聲音的敏感度,反而侷限其語言敏感能力的發展,使其成為選擇性的能力。嬰兒只對他自己母語的聲音敏感,而逐漸忽略他自己母語中沒有或不須區別的音。換言之,嬰兒愈是浸淫在自己的母語(單一語言)當中,就愈容易失去對其他語言的辨音能力。嬰兒習得愈多自己的母語,其辨音能力愈窄化,他所發出的音也愈侷限在他從周遭所聽到的話。雖然嬰兒天生具有辨識各種聲音的能力,但卻隨著年齡的成長而消失。如果以「神經細胞由製造到逐漸被淘汰」的觀點來說,嬰兒對各種不同聲音具有高度的的敏感度,那是因為嬰兒初期具有接受各種聲音的樹狀突與突軸。但有些聲音,如外語,不易在其生活週遭聽到,所以接受這些外語的樹狀突與突軸就逐漸萎縮、消失,因而外語與幼兒神經細胞的連接就愈鬆散,訊息的傳遞也就愈慢。在單一語言環境長大的孩子,其腦部的語言機制只感受單一的語言,對其母語中沒有或不常出現的語音,則較不敏感。可知語言環境刺激對腦部神經細胞功能的影響之大。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單一語言環境長大的孩子無法學習第二語言或外語。因為雖然感受外來語言的樹狀突與軸突已經萎縮,但是週遭相關聯的神經細胞會過來協助,就像音樂老師請假時可能請導師代課,導師一樣可以帶學生進行簡易的唱遊活動,但絕對無法像音樂老師那樣專業且駕輕就熟,這就是所謂的腦部可塑性。所以年齡較長才開始學習外語者,一樣可以學習第二語言或外語,但大都只能精熟某種較晚成熟的語言能力,如文法句型規則的掌握,或進行閱讀和寫作(分析認知能力大約在25歲才達到高峰期),但是較早達到發展高峰期的聽、說能力,就比較難達到母語學習者的程度。

    1997年Kim, Rlkim, Lee & Hirsch 利用PET(正子斷層掃描)和MRI(核磁共振攝影)來探討不同語言學習區域的差異,發現青春期過後之後,才開始學習第二語言的人,其第二語言的學習區,距離母語的學習區大約有九毫米的距離;但是很小就開始學習第二語言的人,則第二語言的學習區與母語的學習區幾乎是沒有距離的。也就是說從幼兒期就開始的雙語或多語學習,是利用大腦中同一個區塊來學習兩種或多種語言。這樣的實驗結果為以上論述提供科學性的有效證據。

    目前很多父母擔心小孩太早接觸第二語言,會妨害其母語的學習,事實上並不會造成干擾。作者(陳錦芬,2002)對台北縣市國小一年級學童(共190位)進行研究,探討英語提早於一年級開始學習是否對小一國語文能力的發展帶來負面的影響。研究結果也證明小一的英語學習,對其國語注音符號的拼讀能力、國語文的閱讀與簡易寫作能力都沒有造成顯著的負面影響。作者要呼籲的是「單一語言」的學習,不論是「全中文」或「全美語」的學習都會造成部分語言神經樹狀突與突觸的萎縮與消失,犧牲了幼兒對不同語音的辨識能力。因此作者建議,在幼兒時期,父母或嬰兒的照顧者應僅可能的提供自己熟練的語言或生活週遭應用的語言(如閩南語、客家話、原住民語、日語、美語、德語)愈複雜的語言系統愈好,以保持幼兒聽覺神經細胞的活躍,保留國語文用不到的神經樹狀突與突觸。雖不能保證將來第二語言或外語學習的絕對成功,但至少為學習者保留學習第二語言或外語學習的潛能,尤其是辨音能力的保持。這是較晚學習外語者,竭盡心力也很難完全掌握的語言能力。我們常發現國內有些英語學習者能閱讀時代雜誌或能寫出一篇文法準確、語意流暢的英文文章,但很可能無法完全聽懂CNN 或Discovery 的報導。這不是他們不夠認真,而是負責辨音能力的樹狀突與突觸已經消失,必須由其他鄰近的神經細胞來接手處理。也就是說此時用來學習第二語言或外語所使用的腦部語言機制,和學習母語所使用的機制是不同的。所以,我們應該如何幫助我們的小孩學習語言?還是儘可能的提供多種語言的輸入,讓他們在多語的語言環境之下學習。唯有不斷提供小孩新的、大量的語言刺激,孩子腦部神經細胞的分枝會更茂盛,神經迴路會更濃密、更特定、更專業化,神經間的連結會越緊密,因而訊息的傳遞越快。孩子思考能力會更敏銳,各種語言能力的學習也才會更完整。而且萬一腦部受損或產生病變時,愈早學習的語言能力,復原的機會也愈大。

    如果您同意以上的觀點,下回我們再來討論應該如何提供幼兒多語言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