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按鈕

師德文教(股)公司 - 師資訓練、檢定認證、英語資訊、英語人才資料庫、英語教學討論區、英語教學用書、委辦師訓、師資先修班、TKT、教師聯誼會、兒童英檢、全國兒童英語檢定、兒童英語檢定、兒童英語
  • 首頁
  • 進修課程
  • 英語檢定
  • 圖書.教具
  • 網路商城
  • 其他服務
  • 會員中心
  • 客服中心
  • HELLO! E.T.

  • 英語教學德博士

  • HelloET ( 65 )
  • 大師開講 ( 17 )
  • 中文證夯 ( 15 )
  • 名人對話 ( 54 )
  • 活動報導 ( 6 )
  • 教學好評 ( 9 )
  • 教學得來速 ( 8 )
  • 教學實務 ( 372 )
  • 教學議題 ( 123 )
  • 新聞報導 ( 52 )
  • 補教經營 ( 4 )
  • 試用大隊 ( 28 )
  • 聚焦英檢 ( 21 )
  • 數位講座 ( 9 )
  • 課程報導 ( 1 )
  • 辭源好好玩 ( 10 )
  • HelloET
  • 大師開講
  • 中文證夯
  • 名人對話
  • 活動報導
  • 教學好評
  • 教學得來速
  • 教學實務
  • 教學議題
  • 新聞報導
  • 補教經營
  • 試用大隊
  • 聚焦英檢
  • 數位應用
  • 數位講座
  • 課程報導
  • 辭源好好玩
  • 線上客服
  • LINE@
  • 國中會考六大閱讀應用策略(二)

    2016/11/8 分類:教學好評 作者:林淑媛 點閱次數:5984

        繼前期(96 期)討論和考試直接相關的閱讀策略之後, 本期要談涵蓋範圍最大,也相當有挑戰性的另一項閱讀應用策略――「推論 (inferring / making inference)」策略。

    一、從簡易文本開始訓練
          推論策略著重在於訓練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同樣是「猜測」, 但不像「預測」策略, 看到影子就可以隨意猜, 錯了還可以修正。「推論」講究的是對於文章未提或敘述隱晦的部分,讀者要能把「證據」或「線索」找出來,憑這些掌握到的資訊來進行「合理」猜測, 務期結果正確。所以, 這已經不只是單純的教英語單字或文法, 而是更高一階的思考訓練。可惜的是, 很多人出題時誤會閱讀測驗裡的「推論題」,就是要拿很難的文章來測驗,結果讓學生倍感壓力,甚至放棄作答。
          前期已用一篇短文示範說明, 即使是很簡單的文本, 也可以考「推論」題。所以推論策略的應用, 在初階閱讀理解訓練時就可以進行, 從簡易的文章著手, 逐步培養學生的思考力。此外, 「推論題」也考驗著老師的提問技巧, 因此建議老師們可以團隊合作備課或編製試題, 集思廣益, 提升提問層次, 引導孩子往更高階的閱讀層次發展。

    二、推論題的類別
          「推論」在學術上有諸多分類方式,本文僅就基測會考中的常見題型,整理出七大類型的考題舉例說明。(以下以「出題年-題號」表示,100年以前基測以「出題年-次-題號」表示。)


    1. 指涉:最常見的就是代名詞指涉,問 this / that / it / one 等字指的是什麼?(What does "it" infer?) 通常這類題目,每年少則一題,多則四題。今年 105 年會考 (http://goo.gl/LJUWxt)有三題,算是常見的量。可見代名詞在文法教學裡看似小事,但在閱讀教學裡卻是大事。


    2. 因果:問因果關係是很常見的題目, 但是在進階的閱讀理解測驗裡, 不見得會出現表示因果關係的 because / so 讓讀者直接提取資訊。讀者要找出線索或證據來推理、解答。例如:103-36 (http://goo.gl/R5yDpv):Why did Angel ica invite her friends?;從第一段談到搬家到鄉下,請鄰居到新家開派對,由此推測邀請鄰居的目的是參觀新家。文章裡並沒有直接給 because的字眼,但從 "planning to give a party at our new house",可以推測辦派對的目的是"To see her new home."。


    3. 大意:看完文章,把大量文字訊息梳理後,回答摘要 (summary)、主旨 (subject)、大意(main idea)、作者目的(常見題目:What is the reading for?),甚至下結論 (conclusion)等這類題目每年都大量出現;不過學生常犯「以偏概全」的思維,以致選錯答案。筆者常舉早期基測一個典型的簡單例子:91-2-37 (http://goo.gl/svznqc) 考 John Keats 的生平,
    題目是:

    37. What can we conclude from the reading?
    (A) Life could be short but art is long. (O)
    (B) Everyone should learn to read poems.
    (C) Being a doctor is better than being a poet.
    (D) A poet usually becomes famous after
    he dies.
          一般學生常看到選項裡有什麼字眼,對應到文中也有出現,就以為是正確選項。本題若選 (C)、(D) 就是「以偏概全」。真正能涵括全文、且為文章背後要傳達的精神是選項 (A)。而且,在文末就已經清楚揭示結論了,只是換一種說法而已(也可以算是一種「轉述」)。這類型的題目,老師要常常花時間和學生討論,以提升統整思考能力。


    4. 轉述:也就是「換句話說」,測驗學生對文意的理解。除了文字敘述的轉換,也包含圖文轉換(筆者簡稱「圖文題」),此類題目都是每年閱讀測驗出題的大宗。而「轉述」有時不見得只針對單句或一小段文字(例如:97-2-38:"we are the same" (http://goo.gl/PW4tYI) ,有時是統整全文後,將文章內容轉化為 (convert)其他的詞語或圖文,例如 105-33 的牛隻疫區圖,也是相當典型的題目。


    5. 預測:推論裡的預測,通常是在閱讀後進行。答案不會直接出現在文章裡,而是要從文內找出線索後,再猜測後續的發展。就像看完一部開放性結尾的電影,觀眾總會猜測男女主角之後會不會終成眷屬,並各自從電影情節裡的蛛絲馬跡來作出推測。100-1-36 (http://goo.gl/aGfZVB) 是最經典的一題,考「下一頁 (next page)」網頁會出現什麼訊息;但是題本裡根本沒有「下一頁」的內容,所以要從文本裡歸納出 "nice" 字意的演變脈絡,是「從負面轉成正面」後,才能挑出字意同樣是「由負轉正」的答案 (B) The word terrific used to mean 'terrible,' but now it means 'excellent.'。


    6. 經驗連結:「生活經驗連結」是閱讀理解教學裡,很重要的一項應用能力訓練。針對基測會題目,筆者擴充解釋成兩類題型:(1) 生活經驗、背景知識連結:與學生相關的生活事件常入題,學生碰到時可以憑自身經驗解答;但是除此之外,天文地理、歷史科學都可以入題,才是最讓英語教師和學生感到焦慮的。這又回到 94 期提到閱讀階層最高階的「擴展閱讀」――跨領域多元閱讀」。104年會考 (http://goo.gl/AMzbYi),16-18 克漏字題組是關於天文知識,28-31 閱讀題組是關於坦尚尼亞缺水導致的教育問題等,學生都可以將地球科學和地理課本內的相關知識和圖表,應用到閱讀裡。(2) 閱讀後的再閱讀:學生把文本所得的知識,應用到題目中出現的新情境,也是大量出現的推論題型(詳見 95 期)。


    7. 上下文猜字意:也上下文猜字意的出題方式除了文字釋義、轉述以外,也常考圖文轉化(另見 96 期分析)。傳統上,要解開生難字詞的字意,線索都在前後一、兩句。但近年頻繁出現全文理解後的統整型猜字意,例如 104-24 考 "lousy at",就要從全文出現的幾個線索 "No experiments, no experiences. / her experiment did not turn out good / father was a good cook" 等推論出來。

          大量出現的推論題在教學上帶給老師們的啟示,就是不能只著重在字句文法,更要帶孩子提升閱讀高度,看全篇佈局、演變、脈絡;動用讀者本身的背景知識或經驗來進行推測;甚至是讀出弦外之音 (read between the lines) 等。彷彿是把孩子帶往高空,俯瞰大地,全景觀照。因此,這就是 95 期筆者強調的:「帶孩子往深處走,往廣處尋,往高處爬」的意境。

    三、線索定位與等待思考
          前期所談的各種閱讀策略,其實都是在為「推論」策略鋪路。要讓學生把線索找出來,就須要求學生在文本行間畫記號、連結線、圖表整理等,把龐雜的訊息梳理得簡明易懂。另外,推論題常需要花時間思考,筆者在師訓時常詢問老師們:「您願不願意花 5 分鐘安靜等待學生的答案?」老師們的反應常是:「為了趕課,所以會直接給答案。」坦白說,如果連 5 分鐘都不願意等,那就不要期待我們的孩子會思考。與其給孩子寫十幾份煩膩的、機械性練習的測驗題,不如挑一份好試題,花時間訓練學生思考解答。也就是「教導釣魚的技巧」。
          另外,筆者不斷建議語文科教師跳脫本身學科的小天地,和校內不同領域的教師交流,看看其他領域的課本內容。其實,很多基礎的學科知識,學生都已學到,差別只在於是用中文還是英文來撰寫閱讀文本與測驗題而已。特別是對生活經驗不足的孩子,老師更要提供相關知識訊息[註] 。閱讀到高階程度,要能跨領域多元學習,老師扮演著重要的連結橋樑。
          連續五期以有限篇幅介紹閱讀的重大議題,不只是為了基測會考,更是對教學所做的省思與成長。願各位視英語教學不僅僅為「語言本身」,更將其看待為全人教育:學英語,也應用英語。

    [註]
    參考筆者教學分享:《你年紀雖小,一樣可以改變世界!》(https://goo.gl/q8MLcA)

    延伸閱讀:國中會考六大閱讀應用策略(一)